第(2/3)页 完全不能称之为音!! 就好像一个人干渴的嘶吼声,算不得“话”一般! 每试一次,失败一次,就会有一个教授的目光暗淡下去。 如果没有李景霖。 或许他们会觉得,会不会是打磨的问题,或是需要如笛子一般,还有其他难以保存的物件风化在了历史尘埃中。 亦或是......所有的骨管都有极大程度的缺损。 但很快。 所有人看向李景霖。 目光灼灼。 这小子一定是发现什么了! “你他娘的别卖关子!说说,你觉得这是什么?” “这......” 李景霖重重的坐在椅子上,深呼吸两下。 蹭的一下坐起身。 接过这仿制的穿孔骨管。 顺着吹口。 摆出一个奇怪的姿势。 斜着45°! 这样的吹奏方式十分稀有。 周围的几位教授心里咯噔一下,似乎意识到了什么。 “恁娘的!这吹奏方法,不就是咱河南民间的筹吗!!” 一位说着河南话的专家激动的当场跳了起来! “好家伙!好家伙!!我来!!我来!!” 李景霖将穿孔骨管递给这位专家。 专家兴奋的便开始吹了起来! 声音有些嘶哑,但很明显。 这踏马就是乐器的声音!! 声音很亮!并且有相当高的音高!! “音列!是音列!!能吹出完整音列!!靠恁娘咧!!” “太假了!这太假了!!九千年前的音列!!” “七声!?!是五声还是七声的?” 板房里,专家哗然! 粗口爆的满天飞,激动,兴奋! 恨不得把眼睛都瞪出来! 吹着骨管的河南专家激动的咳嗽两声,顺了顺气息。 旋即自顾自的吹奏起来。 越吹奏越花! 河南的小调,山东的小调...... 尝试各种不同的吹奏方式,力求探索骨管的可能性。 甚至! 他直接玩起了一种高端技法“翻七调”!! 将一首曲牌的曲调,进行七个调门的不断翻奏,通过七次翻奏,回归到起始的调性上来! “艹!这老头还炫起技了!!” 几位专家兴奋的喷了起来。 激动的手都在颤抖。 李景霖更是仿佛浑身脱力了一般! 这代表了什么? 这代表了这个骨管,能够完成七调还原! 也就是说,来自于华夏九千年前的乐器,七声齐备!! 声,音,在古代,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。 音有开合,声有轻重。 基音为物体整体震动产生,泛音音为局部振动产生,组合在一起的复合音,才是人们听到的声音。 曾国藩《冰鉴》里便曾说过,声是入耳听觉反应,音是发音器官快闭合时感受到的对声的反应。 所以,有云----“声声入耳”,而后“余音绕梁”!! “真是叹为观止......” 专家们彼此对视,心神激荡。 “毛老,您研究华夏古音乐理论的,能以那些理论定一下黄钟吗?” 听闻李景霖的话,毛老连连点头。 “这个简单,根据典籍的记载,以及现代对声学公式进行计算,能确定黄钟定音法,0.71寸直径的竹管,横排90粒黍即为长......卧槽!!” 毛老震惊的看向李景霖。 你一开始就想到这了?! 第(2/3)页